教学实习中的课程思政
——党建带团建 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从“大联合”“大团结”到“大家庭”的实践逻辑,不仅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西南屏障,而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为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2023年5月8日至5月12日,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大三学生在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教师的带领下来到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开展《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实习暨“党建带团建,共促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党建活动,学生们与村民互帮互助一同清理用过餐的桌子、以及表演结束后的观众席、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以及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进行调研、通过活动的开展,既为群众办了实事,又让大家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党建、团建、民族团结工作的共同发展。

副院长、总支青年委员徐丽姣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傣族园的历史文化,以及傣族居民的风俗习惯。
 |
 |
学生自主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化 |

学生与澜沧县老达保乡村音乐小镇的村民互帮互助一起收拾用餐后的桌子以及表演结束后的观众席,通过打扫还原了干净卫生的用餐环境和整洁的观众席。
党员同志以及青年团员互相交流调研结果,通过交流更加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从不同角度感知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
在澜沧县老达保乡村音乐小镇和村民们一同合唱民族歌曲,促进民族认同。
全体党员同志和青年团员一同与布朗族村民合唱双语版《我和我的祖国》并合照留念。
通过此次活动体现了党建带动团建,全面引导党员同志和青年团员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有效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大家充分认识到,各民族群众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加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字校对杨爽
初审于涵
复审张兴燕
终审李倩